这几年,中日之间的交流时断时续金惠配资,有时候像走亲戚,有时候又像翻旧账。
可没想到,最近一则新闻居然又把这段尘封多年的恩怨翻了出来。
日本名古屋市新任市长广泽一郎,在记者会上突然表态,说希望和中国南京市恢复友好城市关系。一句话听起来挺客气,可真正知道这段历史的人,心里反而火气更大。
2012年2月的那场风波还记得吗?时任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,当着南京代表团的面,公然说什么南京大屠杀是不存在的。现场气氛当时就变了脸。
南京来的官员满脸错愕,整个代表团第二天就宣布取消与名古屋的官方交往。这不是小事,这是底线。
南京大屠杀是铁证如山的历史,是30多万同胞被屠杀的血泪,是中国人不容碰触的国殇。这个时候跳出来说一句历史不存在,不是在抹黑,而是在往尸骨上踩。
更讽刺的是,这事闹得全网皆知后金惠配资,河村不但没收回成命,反而还在2017年变本加厉地补了一刀。
他说:如果真有30万人被杀,那全体日本人都该去南京下跪。这句话说出口的时候,他恐怕连什么叫基本人性都忘了。
十多年过去了,中国一直没有主动去修复这个关系。名古屋冷处理,我们也不急着搭理。但广泽一郎现在突然要恢复交流,这姿态变得太快,像是吃错了药。你说是善意?可真要是有诚意,那当初说那种话的人怎么到今天一句道歉都没吐出来?这不是做事,这是演戏。
别忘了,这十几年里,南京大屠杀的资料从未停过。约翰·拉贝的日记还在翻译,马吉拍的105分钟影像还在播放,南京幸存者一天天老去,他们的回忆却越来越清晰。日本有些人看不见这些,只想让世界忘掉过去。可越是遮遮掩掩,越说明他们心虚得很。
2012年,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面对记者提问时说得很直接:南京大屠杀是历史事实,国际上也早有公论。请这位市长去履行他的承诺。这话翻译一下就是一句话:你不是说30万人被杀了就该下跪吗?那你们全体日本人,现在就去跪。
金惠配资
哪有什么误解,只有不愿面对的事实。从来不是中国咄咄逼人,而是你们不肯低头认错。南京人民不需要你来观光旅游,也不欢迎你带着假笑来合影留念。如果不能正视历史,那一切交流都没有意义。
有人说,日本换了新市长,不代表旧人所作所为。话说得漂亮,但人心不是可以装傻卖萌的道具。河村隆之到现在还活跃在日本政坛,他的言论也从未被日本政府公开否定。这样的友好城市,你说还怎么继续谈?谈什么?谈怎么擦掉历史?谈怎么让30万条命白死?
说到底,日本就是一直在试探底线。他们不是不懂怎么处理历史,而是不愿意。广岛长崎他们每年悼念得声泪俱下,可南京死了30万人,他们一句反省都没有。他们希望世界永远记得日本是战争受害者,却拼命让人忘记他们也是侵略者。
现在,广泽一郎来了个180度大转弯,突然说想要修复关系。这不是良知觉醒,而是利益驱动。中国今天早已不是十年前的中国。经济总量、科技实力、国际话语权都已经完全不一样。以前他们傲慢,是因为觉得我们弱。现在他们低头,是因为看见我们强。
可我们该不该接受这姿态?答案很清楚:历史没交代清楚之前,任何姿态都没资格上桌。
南京不是谁想来就来、谁想走就走的地方。名古屋想重新搭桥,先问问自己有没有勇气对历史负责。如果河村隆之不被清算、那些话不被公开否定,那所谓恢复交流只是空口白话,甚至是新的侮辱。
不只是名古屋,整个日本社会都有一个大问题——他们从来没有真正为二战侵略道歉。他们的教科书可以删改,他们的政客可以参拜靖国神社,他们的媒体可以模糊焦点,但历史不会撒谎,血迹不会洗白。
所以,这件事不是名古屋一个城市的问题,是整个日本政治文化的问题。如果中国退让一次,就是对所有抗战死难者的不公,是对幸存者的背叛,是对未来历史教育的污点。我们不能让历史变成笑话,不能让伤口变成谈资。
想交朋友,不是嘴上说恢复交流就能一笔勾销,而是要有实际行动。没有正义的道歉,就没有真正的和解。没有认错的勇气,就没有值得信任的未来。
中国不怕谈,但我们不接受敷衍;中国愿意和好,但我们从不和解于欺骗。
南京的那段血金惠配资,早已渗进了每一个中国人的骨子里。谁要是敢轻慢对待,必定会被历史本身反咬一口。
配查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