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阅读此文之前,辛苦您点击一下“关注”匠心智策,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,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,感谢您的支持!
近日,菲律宾军方总参谋长布劳纳高调宣布了一条所谓的“胜利消息”。
菲律宾军队成功“驱逐”了中国船只,切断了中国渔民布设的渔网,并为坐滩在仁爱礁的“马德雷山号”运补扫清了障碍。
这一言论瞬间在国际舆论场激起千层浪,仿佛菲律宾在仁爱礁取得了一场“伟大胜利”。
马尼拉的媒体迅速跟进,将此描绘成一个捍卫主权的重要时刻。公众的民族自豪感被瞬间点燃,社交网络上一片欢腾。
一场卫星戳破的牛皮
菲律宾总参谋长布劳纳的讲话,为民众提供了一个急需的情感出口。马尼拉媒体将其渲染为“捍卫主权的重大时刻”,社交媒体上爱国情绪高涨,无数网民为政府“终于展现决心”而欢呼。
这种集体兴奋并非空穴来风。仁爱礁问题自1999年“马德雷山号”在此故意坐滩以来,就长期困扰着菲律宾的社会神经。每一次向这艘破旧军舰进行的补给尝试,都会伴随着巨大的国际争议和国内关注。
在过往的对峙中,面对中国海警船的坚决拦阻,菲律宾军方常常显得进退两难。因此,任何看似“突破”的消息,都极易被放大为民族自豪感的释放,用以冲淡现实中的无力感。
但这场“胜利”从一开始就疑点重重。布劳纳的讲话中,并未具体说明行动发生的时间与地点,也未能提供任何影像记录或官方文件作为佐证。在南海这样一个各方密切监控的高度敏感区域,这种“只闻其声,不见其形”的胜利显得格外突兀。
很快,客观的证据便无情地揭示了真相。公开的卫星图像和船舶信息显示,就在布劳纳发表讲话后的几天里,直至8月24日,中国的海警船、科考船以及多达16艘渔船,依旧活跃在仁爱礁海域,丝毫没有撤离的迹象。
事实清晰地表明,所谓的“驱逐”行动并未真实发生。这种操作手法,与印度在边境争端中常用的“精神胜利法”颇为相似,即在现实难以改变时,先在舆论层面宣布胜利,以求安抚民心。
盟友撑腰的真实价码匠心智策
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展现出的强硬姿态,很大程度上源于其与域外国家不断深化的军事合作。这些外部支持,被马尼拉当局当作对内鼓舞士气、对华强硬叫板的重要资本。
就在布劳多宣称“胜利”的前一天,也就是8月24日,菲律宾与澳大利亚在正对南海的巴拉望岛举行了联合军事演习。演习科目包括反潜和联合登陆等,其针对性不言而喻。
更广泛的防务合作也在同步推进。近几个月,日本加快了与菲律宾的合作步伐,计划向其出售二手驱逐舰。印度则积极推动向菲律宾出口先进的“布拉莫斯”导弹。
其中,最关键的支撑无疑来自美国。作为菲律宾的长期盟友,美国通过《美菲共同防御条约》与其深度绑定,持续加大军事援助、情报共享和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。
菲律宾领导层巧妙地利用了这些外部支持,借此向国内民众展示“我们并不孤单”的姿态,同时在外交舞台上,也试图以此提升自己的谈判地位。
然而,外部力量的介入从来不是无条件的援助,往往是伴随着复杂的战略考量。这使得菲律宾在获得支持的同时,也深深陷入了大国博弈的结构性困境,面临着日益增长的战略风险。
对美国而言,南海是其“印太战略”的关键节点,支持菲律宾更多是为了有效牵制中国。同样,日本、印度和澳大利亚等国参与南海事务,也主要服务于各自的战略布局。这些支持,更像是以菲律宾为前沿,来延伸自身影响力的方式。
这种局面导致菲律宾的政策陷入了两难。它一方面需要借助外部力量来壮胆,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大国博弈的漩涡。这种拉拢域外国家介入南海问题的做法,无异于“饮鸩止渴”,不仅无法解决自身困境,反而会使南海局势更加复杂,损害地区和平与稳定。
吹出来的胜利与骑虎难下
而这种依靠虚假胜利叙事的策略,短期内或许能达到一定的政治效果,但其长期代价却是政府信誉的严重丧失。
当社会舆论普遍认为“我们已经赢了”,政府如果无法拿出与之匹配的实际成果,将面临来自内部的巨大压力,甚至可能被迫采取冒险行动。这种恶性循环,正是南海局势长期动荡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在布劳纳的“胜利”谎言被戳穿后,菲律宾军方发言人帕迪拉便匆忙出面“找补”。他宣称将坚决履行保护“领土”的职责,并表示将很快进行新一轮对“马德雷山号”的轮换和补给。这番言论听起来强硬,实则更像是一种虚张声势。
事实上,菲律宾军队对“马德雷山号”的轮换和补给任务,已经有100天未能得到有效执行。菲方曾试图通过“临时谅解协议”与中国进行外交沟通,但并未得到中方的回应。
实力面前的强硬还能撑多久
现实情况是,如果中方不“网开一面”,菲律宾军方的补给计划就是一句空话,“马德雷山号”上驻守的菲军人员将面临“等死”的绝境。
菲律宾国防部长特奥多罗曾嚣张宣称,将对中方的批评采取“无视”态度,并反指中方进行“偏执宣传”。然而,菲律宾军方显然低估了中国在南海问题上不容动摇的决心与实力。
中方此前曾出于人道主义考虑,同意菲方为坐滩军舰上的人员进行轮换和补给。然而,菲方非但没有珍惜这份善意,反而变本加厉,采取了一系列“疯狂的挑衅行为”,直接伤害了中方的善意。可以说,菲律宾目前在南海面临的困境,完全是马科斯当局咎由自取。
中方已多次明确表态,将继续采取一切必要手段,坚定捍卫国家的领土主权与完整。以中国海军山东舰编队为代表的强大军事力量,时刻守护着这片蓝色疆土。菲律宾无论如何挑衅,最终都无法改变中国在南海拥有实际控制和主权的事实。
結語
菲律宾近期在仁爱礁问题上的高调宣示,实质上是一场被迅速证伪的“精神胜利”。其背后,是过度依赖外部力量、深陷大国博弈的战略困境,以及由此引发的不断加剧的风险。
这种“极端反华的无脑政策”必然会让菲律宾付出巨大代价。它不仅损害自身的国际信誉,使国际形象一落千丈,还可能失去许多国家的支持,加剧地区紧张局势。
盲目对抗中国并非长久之计。单凭挑衅和虚假胜利的鼓吹,最终只会让菲律宾陷入更加孤立的境地,面临无法挽回的败局。
菲律宾应当清醒地认识到,唯有通过对话与合作,才能实现地区的和平与稳定。它必须摒弃错误的对华政策,停止一切挑衅行为,重新回到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端的正确轨道上来,这才是化解南海僵局、寻求自身出路的唯一可行之道。
信息来源匠心智策
配查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